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,低价消费带来愉悦感
种种迹象表明,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物美价廉以及新兴的购物体验,追求性价比正在成为主流消费趋势。我们将这种趋势称为“淄博效应”—— 当经济状况不确定时,普通中低收入消费者倾向于降低消费水平,但仍希望其保持形象和社会地位。这一现象对于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而言更为明显,他们更加追求通过低消费成本来获取新的体验和产品。
作为最贴近现实的消费者群体之一,大卖场超市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变化就像一面镜子,反映着中国消费市场在过去三年的变迁。我们注意到一个消费趋势,“淄博效应”在大卖场超市的消费者中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。与2022年相比,今年产品新奇性这一特征更受超市购物者青睐,“潮流引领者”这一群体更愿意尝新,但认为品类创新重要性更高的消费者群体则有所下降。
我们的数据显示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积极寻找促销商品,虽然不同品类之间仍存在差异,但消费者寻找促销优惠这一消费行为贯穿在所有的品类之中,并同时积极在寻找新品。
“淄博烧烤”现象的火爆、低价零食集合店的兴起都是消费者追求低价产品的体现,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零售商和品牌方的三大思考:
- 如果购物者变得更加注重预算,他们会优先考虑哪些品类?
- 过去几年的“消费升级”是否会逆转?哪些品类更受影响?这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的影响?
- 购物者是否愿意为新品/新体验感支付溢价?价值和新品/新体验之间的平衡点是什么?
疫情过后,O2O渠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
我们注意到另一个趋势,大卖场超市的购物者选择O2O购物的原因更偏向O2O的功能性,与商品的价格和品类无关。消费者选择O2O主要有三大原因:派送速度快、可选择派送的时间灵活、质量好。
大卖场超市的顾客在使用O2O渠道购买后,由O2O渠道购买而减少的线下消费品类前五分别是:蔬菜水果、肉类、乳制品、主食、纸品——而这些品类也是吸引顾客到实体店购物的主要产品。与此同时,大卖场超市的顾客更倾向于在O2O平台上购买大件物品和重物,而不仅限于生鲜类产品。我们预测,即使疫情结束,购买大件物品和重物的消费者在O2O平台上的消费量也不会减少。
与此同时,大卖场超市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促销和价格,而大卖场超市的经营者则更希望消费者可以进行线下到店购物,以产生更多冲动消费。未来,O2O渠道的市场的竞争必然比过去更加激烈。
尼尔森IQ近日将发布的《2022-23大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- 全国》会回答以下问题,并解答针对零售商和品牌方的一系列问题:
- 由于疫情过后外食的需求增加,推测在家做饭的需求会比去年减少,哪些品类受到新兴渠道(O2O渠道以及社区团购)的影响最大?
- 哪些类别和渠道在未来有可能获得增长?
大型超市购物者趋势的研究报告覆盖了40多个城市,样本量超过12,000人,从2005年开始持续追踪中国消费者。除大卖场/超市外,尼尔森IQ还将推出其他重点渠道的购物者消费习惯研究(如便利店、生鲜、母婴,线上等),更多购物者消费洞察,敬请关注尼尔森IQ。
#2023购物者趋势研究 系列!
更多详情请联系:
Daniel Zhang
Daniel.zhang@nielseniq.com
Alan Leung
Alan.leung@nielseniq.com
了解更多
如您有其他具体的需求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提供定制化洞察分析,跟您一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,识别现有市场和新兴市场中的未满足需求和未开发机会。